2019级-HC-袁浩程(CS PhD @ The University of Edinburgh)
基本背景
本科专业:工科交叉实验班-计算机科学与技术
GPA&排名:3.85,2/33
标化成绩: IELTS 7.5
推荐信组成:杨佳琪(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);弋力(清华大学交叉信息学院);叶昉(班主任)
申请方向:Computer Graphics & Computer Vision
所有Offer: CS PhD @ ANU(口头全奖);CS PhD @ TUM (口头CSC); CS PhD @ The University of Edinburgh(Official 全奖);
最终去向:CS PhD @ The University of Edinburgh
联系方式:2385877499(QQ)
邮箱:hcyuan3@gmail.com
个人主页:N/A
申请时间线
2022.07: 人在上海实习,开始海套
2022.08: 面完TUM,拿到口头Offer,老师说时间太早没有确定funding source
2022.10: TUM告知只有CSC funding,拒绝
2022.10: ANU面试,当时拿到offer,这个offer拖到第二年才拒
2022.12: SFU和UBC套的老师给了积极回复,建议我申MSc(后续会comment这件事)
2023.01: Cambridge面试、UCL面试、Edinburgh面试
2023.02: Edinburgh的Offer get,退出另外两所的面试,申请季结束(此时加拿大还没有动静)
套磁结果小结
积极回复
TUM、Cambridge、Edinburgh、UBC、SFU*2、ANU、NTU、HKUST
给了面试或者是给了很高评价
没有回复、默拒
SFU*1,Delft,EPFL
标化准备及建议
雅思的7(听力8阅读7.5写作6.5口语6)是大二上学期就考出来了,主要障碍是口语,考了两次才到6.0,结果入学的时候雅思过期还要再考一遍。
建议是早点备考,在大二下的寒假拿分数为最理想(两年后入学时不过期,且不耽误后续假期实习)
雅思难度是很小的,觉得哪一项有障碍多刷题甚至报个班就没问题,英语基础薄弱的话一定要早准备。
从另外一个角度想,申PhD甚至可以不带语言,只要有导师愿意要,入学前补上即可。
本校实验室/导师/项目经历
从2021年3月(大二下)开始跟计算机学院杨佳琪老师做科研实习。杨老师很愿意带本科生,一年后大三下(2022年3月)将处女作投给了ECCV,并开始找暑期实习,找到实习后,2022年7月4号论文被接收为Poster。
校外科研经历
从2022年暑期到2023年2月,跟随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弋力老师做实习。和清华北大三位同学合作投稿一篇CORL。被拒后目前还在投。
校外实习经历
N/A
我的故事/申请季经验总结
作为教改班的一员,我实际上有幸拥有比其他学院(如众所周知的计院)小得多的竞争压力,大部分课程只是考前突击就能有不错的绩点和排名。这就给了我自由探索的很大空间。
大一到大二上学期那会懵懂,很相信学校里风靡的那套价值观——学业拔尖、竞赛得奖、社会实践、大创“科研”云云,主动参加了很多相当流行的活动。三个大一学生的数模一等奖、智能车、某个后来拿了特等奖的社会实践、某个后来流产差点没能结题的大创、加入RM基地ACM队又退出、军训时就拿了师团的先进个人,之后一直是班里的班长,与大家关系也和睦(甚至组织着在迎新晚会上全班合唱了一回)…… 总而言之,当时的日子当真如梦一般,似乎注定能通向一个喜闻乐见的终点,我却越走越觉得不对劲了。
不对劲的根源在于,我没有办法在追求这些事物的过程里找到足以说服自己的价值感。尽管这些竞赛、基地、实践自有其魅力和乐趣,但当时深受内卷思维毒害的我,被角斗场般的压力和虚妄的“追求”裹挟,从一次次看似成功的“战斗胜利”里只能回味出无聊和更多的焦虑。经由高考走入大学,我习惯的逻辑是命题作文——迷人的流行枷锁。我一边将外界预设的诡异标准奉若圭臬、一边在与自己的内耗泥淖里消耗本就为数不多的热情。随着获奖参赛的数量增加,某天我终于想明白了——归根结底,在一个预设好的水坑里比赛蹬腿到底有什么成就感可言呢?也许,某些事本身是相当有趣的,但是当我被迫用庸俗的逻辑去附着热爱、用胜负的谎言去解释生活时,所得只能是扭曲和虚无。
我记得有天晚上离开北餐,坐在星F对面的小亭子里发了很久的呆,直到星星一颗颗闪烁起来。从最亮的北极星到某些散落的黯淡亮片,我发现清点他们的数量变成了一件无法抗拒的事情。而这件事情,首先它不加综测,其次也不能让我的数学分析多考两分。但那个时刻,我比前两个学期加起来都快乐。
我对所有的学弟学妹只有一句真心的建议——找一找你的星星。我明白在泥潭里穿行的感受,如果没有可供仰望的天空,热情会在那样的淤泥里沉没的。
大学二年级下学期,我与所有能加综测的东西一刀两断,只留下班长的职责。我开始思考自己找到passion的那些瞬间,发现最棒的回忆是大一的C语言大作业——我和朋友一起做了一个自动选课机,从零开始构思,设计了一些自以为很棒的数据结构和算法,最后在缝缝补补中让它跑起来了。我发觉创造的过程是最美妙的阶段,也许做科研或许能让我满意?那时我这样想。
于是我敲了至少三个实验室的门——有比较年长的教授拒绝了本科实习,有很强的老师同意实习但是无暇带我,所幸在三月份,我遇到了改变我大学生活的老师,他带我走进了科研的大门,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。
迈进这扇门我用了整整一年,在门内找到真正的passion,则是一个更长的故事。也许等我有了个人博客会讲一讲这个故事——关于我怎样遇到这个可爱的小方向,为何对它一见倾心并愿意托付未来……
我觉得,喜欢是信念的重要来源,而科研很需要信念,也因而更需要喜欢。
回到申请上来,爱大在我的list里并不是排名最好的,但却有我喜欢的这个小方向上最强的年轻老板。在我如今不那么变扭的价值判断里,他发了两篇我做梦都想做的工作,我去跟他继续我们共同的passion,这就是我能想到的最好归宿了。
也许我以后有改变的那天、妥协的那天、后悔的那天,但未来的事情谁说得准呢?贪心已经是一个不错的策略了。
故事就讲到这里了,后面是一些具体的经验分享,一家之言,仅供参考批判。
套磁经验分享
套磁忌讳墨迹,一定要开门见山——我是谁,找你干什么,为什么你应该回复我。其中最难做好的是第三点,对方不回你的原因可能很多:你没有对他工作的基本了解、他觉得你不够强、他不认识你说的推荐人等等。做好你能做的,关键要对他的工作有思考。具体一点——能不能读懂他最近几篇工作在干什么?能不能提出一些具体到方法的问题?能不能联系其他地方做过的工作?到这个地步上他还不回你,那也只能喟叹命里无时莫强求。
选校策略分享
PhD与其说选校,不如说选prof,我喜欢和年轻人合作(但是大组总是正确的选择)。宽泛而言,选择导师的标准不是看他文章够不够多,关键要看文章的质量——有没有得奖的文章?有没有高引用的文章?有没有你很喜欢的文章?就科研而言,还是要有一点追求。
为什么要出国?
出国的直接原因是保研被茶园拒了(悲。回过头来思考,国外的环境对于想要静下心做扎实research的同学有可能更适合(只代表我自己的刻板印象),因为首先你与导师的关系更接近合作者;其次没有那么多柴米油盐的压力和七姑八姨的困扰;最后你和国内朋友有了时差和网络差异,联机打游戏不那么方便了hhhh。
怎么入门做科研?
这是我常被学弟学妹问到的问题,我的浅见是:在你什么都不懂的时候,找一个愿意带你的导师做实习,半年的投入足够你形成自己的taste和判断了。所以如何入门的答案就是不管怎么样先踏进去看看,只有你自己形成了思考,才能回答先前的疑问。
怎么找到一个愿意带你的导师?从本校到外校,主动了解、积极沟通,self-motivated的学生一定是受欢迎的,不要给自己设限。
另外,功利而言,找年轻人更容易得到资源,找知名导师更能得到有价值的推荐(但往往更难得到回复)。
暑研是一个飞跃的机会,如果有志于在这条路上起步,一定不要错过。靠暑研一步步走近梦想的例子不在少数。